面对产能过剩 钢铁巨头锁定科技创新

2021-09-26

       面对钢铁产能严重过剩、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、资源成本不断攀升的现状,身陷微利困局的钢铁企业如何才能成功突围?怎样才能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?两位参加两会的钢铁企业代表面对同一个问题,几乎都将视线落在了科技创新上。

       人大代表、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、总经理王义芳表示:“外因是条件,内因是主导,单纯指望市场好转使企业走出困境是不现实的,关键要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,不断增强内功实力,赢得市场才是制胜关键。”

       “要成为世界钢铁产业竞争中的'强者’,就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'牛鼻子’,让科技创新坐上企业发展的'头把交椅’,提高产业升级的'加速度’,倾力打造规模优势之上的技术和品牌优势,以强大的品牌竞争力先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”代表王义芳说,凭借符合*产业政策的5000万吨产能,河北钢铁集团目前已经拥有行业国内*、世界的规模。充分发挥科技*生产力的作用,以“三高一新”战略带动集团品牌的化、普通产品的化,已成为该集团上下一致的共识和行动。

       同样来自钢铁企业,人大代表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介绍,武钢的自主创新、科技进步、科研经费的使用,在“十一五”以来的五六年时间里,在武钢的历史上,投入是较大的、成效是较显著的。

       在谈到企业如何科技创新时,王义芳说,“科技创新的机制很重要。”据他介绍,河北钢铁集团组建三年多来,整合内部技术资源,按照**标准,高起点组建了钢铁技术研究总院,并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等国内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,建立形成了以用户为导向、以效益为中心、产学研销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。2011年,该集团全年申请专利253项,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24项,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增强。同时实施“金橙蓝”人才计划,建立职业经理人、技术创新带头人等人才引进、培养机制,引进“211”大学硕士、博士330人,构建起以人才先进的“金字塔”形员工队伍结构。

       而邓崎琳从鼓励科技人员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经验。“我们公司对科技成果、发明创造有一个好的政策和发展环境。比如说,科技人员、职工申请搞科技创造和项目,即使失败了,也不追究责任、不考核。我们帮他总结经验,让他再来,这叫宽容失败。搞成功了,奖励给他,荣誉给他。几年以后,很多技术人员都敢于试了。”

       王义芳介绍,“十二五”期间,河北钢铁集团还将投入368亿元用于结构优化、产业升级改造,根据市场和产业集群需求,统筹细化产业分工,加强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,分类确定产品方向,提升品质效益,以“三高一新”战略带动普通产品实现化。


分享